眾人知道茅臺,更多的只知道茅臺酒,而不知道茅臺酒在紅軍長征中獨特的“功勞”。
1935年1月至1935年3月,毛主席指揮中央紅軍6次橫渡3條河流,行云流水般穿插于川黔滇三省敵軍的重重包圍之中。四渡赤水體現了毛主席高超的指揮能力,在行動途中不斷尋求戰機大量殲滅敵人,最終取得了戰場主動權,變被動為主動。四渡赤水也被稱之為“神來之筆”,紅軍經過此戰,粉碎了敵人消滅紅軍于黔北諸地的夢想,紅軍取得了長征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。
1935年3月16日,紅軍攻克茅臺鎮。由于茅臺酒在1915年獲得巴拿馬國際金獎,早負盛名。軍委政治部專門在三家比較大型的茅臺鎮酒廠張貼布告稱,鼓勵民族工商業發展,對于茅臺酒的生產設施、酒罐等予以保護,不得損壞。要求我軍全體將士切切遵照。
當時一位美國記者道聽途說,還有國民黨的報紙宣傳,說是紅軍用茅臺酒洗腳。
經過黨的相關文獻,還有多位共和國將軍對上述說法予以駁斥。多位將軍的回憶錄寫道:紅軍長征到達茅臺極度疲憊,紅軍將士爛腳的比較多,紛紛用買來的茅臺酒用來對爛腳擦洗消毒。茅臺酒屬于純糧食釀造的高度白酒,擦腳療傷,舒經活血,解除疲勞功效確實不錯。
據說抗戰末期,周恩來曾經對作家姚雪垠說:“1935年,我們長征到茅臺鎮時,當地群眾捧出茅臺酒來歡迎,戰士們用茅臺酒擦洗腳腿傷口,止痛消炎,喝了可以治療瀉肚子,暫時解決了我們當時缺醫少藥的一大困難。紅軍長征勝利了,也有茅臺酒的一大功勞。”
如今的茅臺鎮,除了茅臺酒飄香,經過打造后的紅色文化元素在茅臺鎮的也無處不在。茅臺鎮的“四渡赤水紀念園”和“紅軍長征過茅臺陳列館”,已經成為重要的紅色教育培訓基地之一。